光與顏料的關系和相互作用
顏料與光的相互作用和關系
顏料光學外觀的決定性因素是它與人眼可見光譜范圍(約400-750nm)內的光的相互作用。對于最重要的顏料類別,應考慮以下相互作用。
顏料類別及其所依據的光學效應:
| 顏料類別 | 光學效應 |
| 白色顏料 | 顏料顆粒對可見光的非選擇性散射 |
| 彩色顏料 | 顏料顆粒對可見光的選擇性吸收與光散射相結合 |
| 黑色顏料 | 顏料顆粒對可見光的非選擇性吸收 |
| 效果顏料 | 主要是二維和排列的金屬(金屬效果顏料)或高折射率的透明顏料顆粒(珠光顏料)對可見光的定向反射,或干涉現象(干涉顏料) |
| 發光顏料 |
這些顏料吸收輻射并將其作為具有時間延遲(磷光)或無時間延遲(熒光)的較長波長的光發射的能力
|
下圖提供了使用嵌入在應用介質中的顏料顆粒的這種相互作用的比較說明,有色顏料中由于光的吸收而產生的顏色源于可見光與顏料的價電子的相互作用,這些價電子被視為固體,所涉及的元素(陽離子和陰離子)、它們的氧化態或電子構型以及各自的晶體結構對特定的吸收具有決定性作用,由此衍生的顏料的特殊電子結構是不同能態之間電子躍遷的基礎,因此也是吸收某些波長光和形成顏色的基礎。


顏料光學特性之間的基本關系可以在四個理論考慮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討論:
●洛倫茨-米理論
●多重散射理論
●庫貝爾卡-蒙克理論
●比色法
米氏散射(Mie)或洛倫茲-米氏散射(Lorenz-Mie)是指電磁波在球形物體上的彈性散射,例如應用介質中的顏料顆粒,其直徑近似于輻射的波長。這種散射可以用洛倫茲-米理論進行物理描述。米氏散射(Mie)產生廷德爾效應[5,6]。
多重散射理論是一種數學形式,用于描述波通過散射體集合的傳播,例如應用系統中的各種顏料顆粒。
庫貝爾卡-蒙克(Kubelka-Munk)理論描述了著色體系(如漆膜或涂料)的光吸收和散射特性。
比色法關注的是人類顏色感知的量化和物理描述。它類似于分光光度法,但其具體目的是將光譜降低到色彩感知的物理相關性,主要是CIE 1931 XYZ色彩空間的三刺激值和相關參數。
【返回上一頁】
最新產品
- DIC Cinquasia Scarlet L3080汽車漆專用高透明黃相猩紅有機顏料
- DIC Irgazin Orange L3250 HD涂料用無鉛高遮蓋DPP橙有機顏料
- 巴斯夫Tinuvin 928光穩定劑|高性能涂料用苯并三唑類紫外光吸收劑
- 潤巴Ranbar Red P1631 | 顏料紅269 | 油墨涂料用高性能藍光紅有機顏料
- 葩麗特Paliotol Yellow L2146HD涂料用高遮蓋紅相黃有機顏料
- DIC Irgazin Yellow L2060 | 涂料與油墨專用高性能有機顏料黃110
- 潤巴Ranbar Red PFS高性能蒽醌染料溶劑紅111
- 潤巴鐵錳棕顏料Ranbar Brown I3664耐高溫無機顏料棕43
- 潤巴Ranbar Orange I4960L鎘橙顏料 - 無機顏料橙20
- 潤巴Ranbar油溶性熒光染料 - 高透明高著色力溶劑型油墨專用
- 蘇達山Hostaperm Yellow H4G油墨涂料用不透明綠相黃有機顏料
- 潤巴I0240鐵鉻黑顏料 | 耐高溫高紅外反射顏料棕29(P.Br.29)
產品列表
最新文章
- 酸性金屬絡合物染料市場分析(2025-2034):可持續化學與紡織創新驅動全球增長
- 熒光顏料有毒嗎?對人體有害嗎?安全真相解析
- 全球著色劑市場展望:2024-2033年規模、趨勢與驅動因素深度解析
- 熒光顏料的特點有哪些?讓色彩‘會發光’的秘密
- 顏料粒徑與比表面積的關系解析:如何影響著色力與分散性
- 龍佰集團收購英國泛能拓Venator Greatham鈦白粉工廠
- 有機顏料與無機顏料的區別與選擇指南|特性分析、應用領域與性能對比
- 全球高性能顏料市場趨勢與預測(2025-2032)
- 有機顏料與染料的區別有哪些?一文講透兩者核心特性與應用選擇
- 變色龍顏料原理與應用領域|奇幻變色顏料的色彩效果
- 色母粒分散性影響因素:材料與工藝對塑料制品顏色均勻性的影響
- 解決色母粒常見問題:應對顏色遷移、色差與滲色的全面解決方案
- 2025年鈦行業報告:科慕、特諾、龍蟒佰利聯領跑全球二氧化鈦(鈦白粉)市場
- DIC 2025年上半年財報:營業收入增長22.9%,DIC顏料業務推動盈利回升
- 比炭黑還黑的顏料有哪些?盤點那些顛覆視覺的“黑科技”超黑材料!
- 全球珠光顏料市場分析報告(2025-2033):規模、趨勢與應用前景
- 2032年全球特效顏料市場將達15.68億美元|汽車與化妝品行業需求驅動增長
- 熒光防偽顏料是什么?原理、技術應用與怎么用全解析
- 變色顏料原理詳解:什么是物理變色與化學變色?
- 填充母粒市場分析:2025–2032年全球規模、趨勢與區域前景
